問與答:
一、計劃如何結合學校課程?如何選訂教學主題?
答:我們可以和學校一同選訂教學主題,以配合老師的教學需要。另外,現時的學校正規教育課程,有三個重要的範疇與生命教育的推行息息相關,包括:
新高中課程「其他學習經歷(OLE)」,其中以德育及公民教育關係最為密切。
新高中課程「通識課程」。當中有六個單元課程,而「單元一:個人成長與人際關係」亦與生命教育關係較為密切。
初中課程中的「德育及公民教育」。2001年推行的課程改革,將這個課題列為四個關鍵項目之一,著重培育學生正面的價值觀和態度,並提出以「生活事件」事例,作為主要的學習情境,幫助學生認識如何實踐正面的生命價值觀。
二、課程參加人數?
答:以班別為推行單位,每班別為30-40名學生。
三、課程可否一堂完成?課程的時間安排如何?
答:為讓學生有更好的學習及反思,我們建議最少兩次正規課節上課,每節1.5-2小時,校方可安排班主任課、公民教育課或OLE課內進行,確實上課日期及時間可與我們商討。
四、老師的角色如何?與課程導師的分工如何?
答:老師主要角色為小組導師,深化同學的討論,並協助同學消化課堂內容。而課程導師則會預備課程教材及物資,並帶領整個課堂的活動。
五、本會的人力支援如何?
答:1位課程導師對一班約40名學生。
六、課程會否談及死亡?
答:會。生老病死乃每個生命必經階段,從認識死亡,使同學更懂得珍惜生命,從而了解自己心靈真正所需。